每個學生都有其特質及潛能,自閉症學生也不例外。不過自閉症學生在社交、言語表達、情緒及行為管理等表現較弱,要令他們在主流學校有所發揮,便需為他們制定高度個人化的學習目標,讓他們逐步掌握必要的學習技巧。奧柏學校作為目前全港唯一、專為自閉症學童而設的小學,便扮演著獨一無二的橋樑,讓自閉症學生軟著陸到主流學校的環境。目前學校近五成的畢業生已銜接到主流學校,當中不乏獲名校錄取,為自閉症學生的未來規劃提供更多可能性。
17年自閉症教育經驗 堅持1比2高師生比例
辦學團體「愛培自閉症基金」(APF)早於2007年便開展自閉症相關教育工作,因此學校雖創辦兩年,但核心教學團隊擁有逾17年豐富的自閉症教學經驗,校長、課程顧問及資深主任均擁有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(BCBA)的資格,能夠通過即時分析和臨床判斷,了解每位學生的需求,為他們量身定制高度個人化的學習計劃。
在人手安排方面,1:2的高師生比例是學校的特色之一,而面對特別需要或困難的同學,學校更可安排單對單授課;另外,為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,學校採取小班教學模式,每班不會超過12名學生,並根據能力分配不同學習小組。例如,對於數學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,安排2人小組學習。
陳校長指出:「有些同學無法理解較長且複雜的指令,而有些則在行為、情緒及社交方面尚未成熟。我們希望透過制定高度個人化學習計劃,幫助學生在進入主流學校前,掌握必要的學習技巧。」
參考英國指引編制 特設自閉症特色課程
在課程設計上,學校的學科根據英國國家課程指引編制,提供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、綜合科學、視覺藝術等學科課程,按照學生的能力與學習進度,靈活調適教學內容,並從教材、功課、活動等方面着手,循序漸進地幫助同學掌握知識,從而提升成功感和學習興趣。除了學科課程,學校還專門設有針對自閉症狀况而設計的課程,包括行為和情緒管理、語文溝通、社交技巧、自理能力訓練、社區練習訓練等,提升學生在各個範疇的學習表現,使其發揮最大潛能,促進全人發展。
自閉症學童雖然言語表達能力較弱,但同樣擁有不同的潛能與興趣,因此學校安排一系列課外活動,包括球類、棋類、樂器、話劇和電腦班等,以豐富同學的學習體驗,開拓豐盛和有意義的生活。同時,學校還安排了幼童軍和小童軍等制服團體,藉着活動增強學生的個人技能,促進多方面的發揮與嘗試。
應用行為分析融於教學中 國際認受有顯著治療成效
應用行為分析(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, ABA)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,透過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來解決各種問題,包括學習上的挑戰。「漸進式應用行為分析」(Progressive ABA: AP Method™️),簡稱「AP教學法™️」,是基於「應用行為分析(ABA)」發展而來的一種漸進式教學模式。
AP教學法™️旨在幫助治療對象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中學習,從一對一逐步過渡到小組及大班環境。這種方法也要求治療師更注重臨床判斷及即時分析,即一方面系統化地分析治療對象的進度,另一方面根據對象的反應即時調整其ABA的應用方式,有利於為治療對象制定高度個人化的密集式干預訓練,為自閉症人士帶來顯著的治療成效。
學校的學術課程及課外活動均採用ABA(應用行為分析)基礎優化而成的AP教學法為教學方式,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,更易於掌握知識和技能,藉此增強他們的自信心,從而發展各種興趣。陳校長表示:「AP教學法着重靈活、自然和有趣的教學手法,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、學以致用,懂得在日常生活解決不同問題。」
近半學生銜接上主流學校 不乏學生獲名校取錄
學校擔當着橋樑的角色,透過校本課程、課外活動、行為治療等各個方面,幫助同學裝備好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,發揮重要的銜接作用,為自閉症學童進入主流學校前,給予一段過渡期。在每位學生入學的首週,校方先會進行詳細評估,以了解他們各方面的需求,並每三至四個月更新一次評估報告,逐步協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。
根據數據顯示,學校有近五成畢業生能夠回到主流學校繼續升學,當中更不乏學生獲名校取錄。陳校長指出:「同學在主流學校不僅需要準備課堂資料和收拾書包,社交技巧和組織能力同樣重要。我們會針對語言溝通和情緒管理等技巧進行教導,並持續跟進學生的進展。」在學生即將前往主流學校前,學校還會為他們安排面試訓練,教授面試對答技巧和筆試答題策略,以確保他們能順利銜接。
家校合作建緊密溝通 支援自閉症兒童成長
學校非常重視家校合作,積極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狀況。除了每年舉辦多次會議外,陳校長也強調日常保持緊密溝通的重要性。為此,老師會建立WhatsApp群組,與家長頻繁分享學生的表現。同時,考慮到家長對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教育可能缺乏專業了解,學校特別安排家長培訓,幫助他們掌握AP教學法™️的原理,以具備應對自閉症兒童相關狀況的技巧。此外,老師還會帶領家長參觀主流學校,讓他們了解不同主流學校是否適合其子女入讀。